专利申请的三大误区
2017-07-24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国内的企业对专利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加强了专利工作,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加,但对专利的认识却仍然存在误区,亟需改进。
 
  误区一:专利申请就是文字撰写工作,把技术方案整理清楚提交到知识产权局就是了!
  解答:专利申请是根据《专利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由权利人向国家提起的要求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使用权的法律文本。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获得授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保护范围为准。一份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必须具有法律的严谨性,同时需要代理人在准确把握发明创造实质的基础上,对现有技术进行必要的检索和调研,为专利申请确定合适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过宽则可能无法获得授权,保护范围过窄则容易让侵权者轻易绕过,无法获得垄断市场的效果。
 
  误区二:专利战略布局是大企业做的事情,我的企业不够大,不用做!
  解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假如申请前不做任何调查工作及长远规划,草率地申请专利,结果只能导致授权率低,并产生大量的垃圾专利,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对自己行业内的基本专利状况及外围专利状况有十分明确的认识,才能找到技术突破口,排除竞争对手的专利障碍,确立自己的专利优势,从而赢得市场竞争。
  专利战略布局,你不做,你的对手在做,是最可怕的事情!
 
  误区三:我的发明创造获得了专利授权,就能获得保护!
  解答:没有经过前期设计和规划布局的专利申请其实就是在“裸奔”。
  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同时该申请文件的内容就会在网上进行公告,不严密不谨慎的专利申请会让您的技术方案昭告天下,却不能在后期用专利作为有效的法律武器来打击竞争对手。
  更何况,涉及配方、工艺方法、技术诀窍的发明创造更适合用技术秘密进行保护而不是申请专利,只有将技术秘密保护方案与专利保护方案结合起来才能组成有效的防火墙。
 
  前几天“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索赔亿元一案”落下帷幕,涉及17项专利,索赔金额达2.7亿。然而搜狗多项专利权被无效或部分无效,不得不撤销对百度上诉,先提起行政诉讼维护专利权。这一典型的案例表明:获得专利授权不一定能完全保护专利权,仅代表为专利保护提供了更多保障,但是严密谨慎的专利撰写和申请才能确保专利权万无一失。
 
    【免责声明】:
    “福建勤贤律师事务所”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经由本所律师编辑上传,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