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证明会判什么罪?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2017-07-10
现在社会中随处可以见到张贴“办证”的小广告,而又有很多人为了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个人利益的实现,不惜伪造假的证明,滥竽充数。那么伪造假证明会判什么罪呢?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又是怎样的呢?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关于伪造假证明罪,定罪标准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该罪的主题为一般主体,也就是到达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
2、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涉及到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一定社会领域、一定方面实行管理的重要凭证和手段。关于任何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
3、该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处于直接过意、间接故意或过失不构成该罪;
4、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如果构成该罪,就需要以上四点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伪造假证罪。
二、那么构成此罪应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其量刑标准依照我国《刑法》第280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所说的情节严重,是指严重的妨碍国家机关和领导机关、军警机关、司法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多次或大量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毁灭公文、证件、印章的,因妨碍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行为而严重损害国家机关、单位、团体的名誉或者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形。
通过以上,大家是不是知道了伪造假证明会判什么罪。其实只要大家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在利益面前不受迷惑,洁身自好,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否则,一旦触犯国家法律,事无大小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 | 法律快车
【免责声明】:
“福建勤贤律师事务所”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经由本所律师编辑上传,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